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永丰农业网 >> 星毛杜鹃

江都秸秆还田带来三夏蓝天沃土红利

发布时间:2022-09-18 08:51:54

江都秸秆还田带来“三夏蓝天沃土”红利

“小麦产量高,秸秆还田起了决定作用!”“三夏”已然收官,一些地方仍在为秸秆禁烧难题纠结、为秸秆出路问题争论,而江都农民却已在欣然分享多年稻麦秸秆还田带来的“蓝天沃土”红利。

今夏,全区夏粮产量再创新高,单产达415公斤,比上年增产4.5%;麦秸秆全量还田60.5万亩,还田率达90%。2010年江都被确定为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后,已连续5年强势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而且显著促进了粮食增产。

推广秸秆还田历来难点重重:观念转变难,技术普及难,作业组织难,质量监管难……江都究竟是如何一一破解难题的呢?

破解耕作观念改变难:行政推动 典型示范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一项经多年试验示范的成熟技术,但让农民忽地改变长期习惯的耕作方法,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向习惯了焚烧秸秆,镇上第一次推广秸秆还田的时候,我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邵伯镇镇南村种田大户袁福友今年刚刚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5年前的糗事。

不仅农民不接受,基层干部的心里也疑虑重重。一位分管农业的乡镇领导介绍,2010年夏收期间,全区第一次提出“确保秸秆还田率达85%以上”的目标,他这样要求村组干部:“不争论,先执行,观后效!”

副区长孙明认为,秸秆的工业原料化、生物燃料化、农业饲料化及基料化等利用途径,都必须以一定规模的工农业产业基础为支撑,所能耗用秸秆也相对有限,“实现秸秆禁烧,必须建立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机制。”

区政府强势推进,将秸秆还田列为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区政府与各镇、镇与村、村与户、农机站与农机手层层签订秸秆还田责任状,推行“五包”责任机制,即:区领导与部门包镇、镇干包村、村干包组及种田大户,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到机、到田块。

转变农民观念,离不开身边典型的示范带动。一批先行秸秆还田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在电视、报刊等媒体现身说教,引导农民主动实践。仙女镇化市村农机大户周昌松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农机大户,已实施秸秆还田近10年,他告诉村民:“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非常明显,就是你让我烧,我也舍不得呀!”

“这些年,我承包的800亩地实施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既节肥又增产。”秸秆还田带来的丰厚收益,早已把袁福友改造成田间地头的宣传员,“每亩地平均下来,要比以前多打200斤粮食。”

破解技术推广普及难:政策扶持 现场指导

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还难在技术普及难到位。

“秸秆还田涉及机收、切碎、匀抛、旋耕、施肥、灌水等多个环节,必须确保每个环节技术规范执行到位。”江都区农机局局长周金年介绍,一要有足够的农机装备支撑,二要让农民掌握正确的技术路线。

为加快发展秸秆还田机具,江都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连续多年对农民新购大马力秸秆还田机、加装收割机秸秆切碎装置给予区级作业奖补。各镇也根据本镇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实施镇级奖补,激励农民购机。大桥镇农机站站长张友龙介绍,今年镇政府明确对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每台奖补3000元后,全镇已新增16台大型拖拉机。

2010年以来,江都农民已新购大中拖1129台,其中75马力以上1061台,秸秆还田机2302台。全区大中拖配套秸秆还田机达2890台套,近3000台收割机全部加装或改装切碎装置,秸秆机械化还田装备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每季农忙前,区农机部门专门成立2个技术宣讲团,逐镇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机手参加培训,重点推广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稻秸秆还田集成机条播技术,帮助农民正确掌握技术要领。作业期间,农机技术人员在田头巡回服务,开展面对面服务指导,帮助机手检修作业机具。

“上个月实在忙得够呛,从夏收开始陆续修理了60多台机器。”樊川镇农机技术指导员虞同才连续20多天奔波在田头,刚到五和村帮拖拉机手梅义亮抢修机器,还没完工,又接到了种田大户段连祝的报修电话。

邵伯镇种田大户李雪峰的1300亩地机插秧已返青分蘖,他今夏最满意的,是在镇农机站指导下新购一台2.8米幅宽的水田灭茬起浆机。“夏季麦草还田,就怕秸秆浮在水田里影响插秧,这家伙灭茬整地又快又好,帮了大忙。”

破解农机作业组织难:基层管理 市场引导

有足够的农机装备,还得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才能真正把秸秆还田作业组织实施到位。

2013年,省明确规定将省级秸秆还田补助资金直补到实施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江都以实施作业补助为契机,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完善组织机制,把作业补贴分配到各镇的26个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平台提升秸秆还田社会化服务水平。

武坚镇三前农机合作社社长刘正三介绍,合作社在大忙前就联系村组干部,组织协调农机手与农户确定作业计划,签订作业合同,把还田任务落实到每台机器。“我们合作社的35个农机手,分片包干完成了周西片几个村1.1万亩的秸秆还田任务,没有发生一处火点。”

提前落实了作业订单,不符合秸秆还田要求的作业机具也就无机可乘。刘正三介绍,有一户农民找来一台没有安装秸秆切碎装置的老旧收割机下田作业,考虑到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秸秆还田质量,合作社机手立刻电话举报,找来村组干部当场制止。

一些镇村主动出台补贴政策推行秸秆还田。大桥镇三丰村顾院组农民顾耀权介绍,村里已连续几年对夏秋两季还田分别补助每亩20元和30元。“咱们村每亩补贴60元,其中20元补贴秸秆还田。”邵伯镇南渡村花园组农民高玉春说,“如果焚烧秸秆不还田,补贴就全部扣除。”

为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今年,江都区政府还启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对全区农机户的调查统计,并将1万余户农机户装备信息全部录入系统。“为农机户建立个人电子档案,我们的做法在全国还是首家。”周金年介绍,将在此基础上,建立网上农机作业交易平台,农民届时可通过网络,随时就近选择自己中意的农机手作业。

破解作业质量控制难:补贴激励 跟踪监管

“一些农民不认可秸秆还田,根子在作业质量不达标,秸秆还田后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区农机推广站站长马如寿一席话,道出秸秆还田成败关键,“有装备保障,懂技术要领,但农机手为了节约油耗、提高工效,常常不认真按照规范作业,作业深度、旋耕均匀度达不到要求。”

江都农机部门着重以秸秆还田作业补贴为杠杆,激励引导农机手提升作业质量。作业期间,农机部门整合资源,组建督查组分片巡查,招标确定第三方核查单位逐镇重点抽查。作业结束后,将探索借助农业信息平台发布短信调查。发现作业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核减直至取消补贴。

管理作业质量,重在发挥农民自身主体作用。区镇农机部门把作业标准告知书印发给村组干部和种粮农户,提高技术知晓率,同时在全区聘请260名村组作业质量监督员就近跟踪检查。

“现在马虎不得了,旋耕达不到深度,秸秆还不下去,农民不认账。”大桥镇花荡村农机手陈乃荣今年特地淘汰了原有的秸秆还田机,新购一台反旋灭茬机,“村干部和农户都懂行了,对作业质量要求高了。”

武坚镇的土质是高粘土,对作业质量要求更高。为保证秸秆还田到位,今年,三前合作社机手一次新购了8台全喂入收割机和2台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秸秆抛洒不均匀,我们自己动脑筋进行攻关,每台花100多元,新焊装一个导草板,秸秆切碎匀抛效果比进口的机器强。”刘正三不无得意地介绍自己的小创造。

刘正三更得意的是,挑剔的新联村新宏组农户如今认定要请他作业。前年作业的时候,新宏组70多岁的老队长王玉泳拿根小竹竿,在地里来来回回,后来才知道是检查质量呢。今年,全组290亩稻秸秆还田小麦,亩产达到850-1000斤。“经过‘老把式’的认证,有粮食产量说话,老百姓也都相信秸秆还田了。”

济南金属软管疲劳试验机

济南试验机厂

打包带破断力测试仪

济南传动轴扭转试验机参数

扭力试验机

济南疲劳寿命测试机资料

试验机厂

混凝土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图

疲劳试验机资料

济南电子拉力试验机品牌

友情链接